一公里走路需要几分钟

10分钟左右。不同步行速度,有不同时间,步行1公路一般需要10分钟左右。正常人的步行速度:散步1.5~1.8千米每小时;步行4.5~6千米每小时;快走6~7.5千米每小时。

1公里走路要几分钟

10分钟。不同步行速度,有不同时间,步行1公路一般需要10分钟。正常人的步行速度:散步,1.5~1.8千米/小时。步行,4.5~6千米/小时。快走,6~7.5千米/小时。

1公里步行大约为多少时间?

人一般走1公里需要12分钟。

成年人平均速度为0.8米/秒走1公里12分钟。

中小学生平均速度为0.4-0.6米/秒走一公里要18-24分钟。

扩展资料:

步行的作用:

1、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 

2、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3、步行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 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4、步行可以增强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对于 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 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5、在户外新鲜空气中步行,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据有关专家测试,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步行一公里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步行一公里用时间:一般需要8-15分钟,快一点可能只要6-8分钟。

普通人步行速度4-7公里每小时,快的可以达到10公里每小时。

所以步行1公里一般需要8-15分钟,快一点可能只要6-8分钟。

扩展资料:

步行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似乎整个人体结构就是为步行设计的,步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许多临床实践证明,在中老年人中流行的"三五七步行法",即每天走1或2次,每次走30分钟以上的路程;每周步行5次,运动量即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70次-年龄数,能使糖尿病的发病率下降50%。

呼吸、吸吮、肢体活动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在此基础上,人类逐渐学会了步行、体操、舞蹈……步行具有强大的自身免疫功能,祖先凭此赖以生存与发展。

1公里路要走多长时间?

通常来说,1公里路需要走11-12分钟。

正常成年人的步速一般的是1.5m/s,即5.4km/h。而老年人和小孩的步行速度会稍慢一些,通常为0.4米/秒到1.4米/秒。

而有研究结果发现,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死亡危险就会下降12%。比如,在75—84岁的老年妇女中,走路最快(速度大于等于1.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几率为92%,而走路最慢(速度小于等于0.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几率仅为35%。

扩展资料:

不知不觉间,朋友圈的“晒步族”越来越多,每天的步行量排行榜让很多想要运动却又坚持不下去的小伙伴们找到了新的动力源泉。事实上,即使只是步行,也并非量越多越好,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强身健体,步行自然也要量力而行。

 提到这个问题,最广泛流传的版本当然是“日行一万步”。但实际上,日行一万步的量,并没有权威的研究证据支持。每天一万步这一说法,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风靡日本的manpo-kei计步器。

随后,日本厚生省接受基于计步器追踪的体力活动研究结果,在2000年制定了“健康日本21”的健康促进计划,对国民提出了每天的步行目标:男性 9200步以上,女性 8300步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