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怎么念?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念做yù hū yí ,fēng hū wǔ yú ,yǒng ér guī

这句话出自《论语·先进》篇。意思是(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

原文引用如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怎么念

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读音:

yù hū yí , fēng hū wǔ yú, yǒng ér guī

二、解释:

舞雩是指鲁国求雨的地方。整句话的意思是:在沂水里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

三、这句话出自《论语·先进篇》。

原文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赏析】

孔子聚徒授学,闲暇时常与几个高足弟子谈论社会、政治和个人生活情志。这篇《论语·先进篇》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各言其志”的一次谈话。

子路、冉有、公西华先后谈了自己的志趣。

孔子问曾点:“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回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是: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澡,在五舞雩 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

曾点的志向简单朴实,富有生活情趣: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澡,在五舞雩 台上吹吹风。 这明显有别于他的师兄师弟。

孔子听后,赞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主张呀!”也鲜明地表达了孔子的生活情趣。

这一句叙事性的描述,生动活泼,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一幅春日郊游图,呈现给我们生命的充实和欢乐:阳光下,春风里,人们沐浴、唱歌、远眺,无忧无虑,身心自由,令人们向往,我们似乎从中感受到了春的和熙,歌的嘹亮,诗的馥郁。同时,它将曾点和孔子二人的神态、语气、音容、笑貌,传神地表现了出来,令人回味。

沂怎么读,沂的拼音是什么

三点水加个斤是沂,拼音是yí  。

部 首: 氵

笔 画: 7

五 行 :水

基本释义:

1.沂河,水名,发源于山东,流入江苏。

2.姓。

相关组词:

泗沂 沂垠 沂咏 沂沭 沂曲 沂鄂

扩展资料

1、泗沂

拼音:[sì yí]

解释:泗水 和 沂水 的并称。

2、沂咏

拼音:[yí yǒng]

解释:《论语·先进》:“浴乎 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指知时乐命、逍遥自在、不求为政的志愿。

3、沂沭

拼音:[yí shù]

解释:沂河 和 沭河。

4、沂曲

拼音:[yí qǔ]

解释:谓在 沂水 边逍遥歌唱。

5、沂鄂

拼音:[yí è]

解释:器物表面的凹凸纹理。沂,凹纹;鄂,凸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