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历史上有没有超过三百年的朝代?那几个?

有,分别是夏朝、周朝、商朝和汉朝

1、夏朝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 (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2、商朝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 ,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3、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4、汉朝

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 ,史称“孝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扩展资料:

历史上超过200年的朝代:

1、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2、明朝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  。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3、清朝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二、中国古代那个朝代统治的时间最长?都那些超过了300年?

周朝,存在的时间最长。

中国历史上继商王朝之后的朝代,由先周首领周武王灭商之后创建。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共计存在为790年。

中国古代所有封建王朝里,没有一个统治时间超过了300年的。两汉虽然号称有四百余年光景,但实际上中间是有过中断和灭亡的;而唐朝即便是把武则天称帝建周的时间算进去,也才只有289年;至于其他的隋、元、明、清等王朝则更短,其中作为统一王朝的隋朝只有37年。

扩展资料

周朝结束后、从秦朝开始,中国才真正统一,并正式进入封建王朝时代。然而秦与秦之后的统一王朝,没有一个超过了300年,至于那些割据的短命政权更不用说。

“兴衰和更替”就像是魔咒一般笼罩着所有的封建王朝,以至于有人说封建王朝的规律就是兴起、鼎盛、衰落、灭亡、再兴起、再鼎盛、再衰落、再灭亡,周而复始。

三、中国古代哪几个朝代享国300到400年?

从历史上来看,超过300年的应该都非常少,应该来说,从秦朝以后应该没有哪一个王朝超过了300年,最多的也就是两百八九十年左右,当然,如果把西汉,东汉加起来有400年,但是这应该算是两个分开来算的,另外,两宋加起来也有300多年,但是如果分开来算了,每一个也只有100多年,另外,像唐朝,明朝这些朝代也是有两百七八十年,这个应该如果单论来说,应该是古代王朝里面存在时间最长的,这个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说把夏商周算起来,那么这几三个应该几乎都是达到了400年以上,像周朝的时间就更加长了,如果是只算东周加起来也有400多年,所以说这个应该还是存在的。

四、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时间超过了300年?

周朝,存在的时间最长。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05年  。

看小说“封神演义”说建立周800年天下,其实是790年。

(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

中国古代所有封建王朝里,没有一个统治时间超过了300年的。两汉虽然号称有四百余年光景,但实际上中间是有过中断和灭亡的;而唐朝即便是把武则天称帝建周的时间算进去,也才只有289年;至于其他的隋、元、明、清等王朝则更短,其中作为统一王朝的隋朝只有37年。

五、中国历史朝代建国超过300年的有几个朝代?

中国历史朝代建国超过300年的有:夏朝,大约延续约471年;商朝,延续500余年;周朝,八百余年(享国共计790年,分为西周和东周);汉朝,享国四百零七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分别为>夏 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东 >春秋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唐 公元618年—907年 >两宋 公元960年—1279年元 >清公元1644年—1911年

“孟轲才能道封建,孙子已不言鸿荒。”——《元日读〈易〉》

相较于奴隶制度而言,封建制度明显要先进许多。自从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我国就进入了封建制社会。

在这之后的数千年间,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统治之下。后来长期以来到清朝灭亡,我国度过了一段相当混乱的时期,最后进入了全新的进步阶段。

而当咱们去研究我国历史时,就会发现我国古代的王朝中,唐朝延续了289年,明朝延续了276年,清朝则享国268年。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古代的王朝超难突破300年大关呢?这里咱们不妨来容易分析一下。

封建王朝

贪腐

若是你对我国历史有所探询,就会发现每一个古代王朝几乎都存在不一样程度的贪腐问题,并且随着王朝的进步,其贪腐之风会越来越盛行。

我国几乎全部的古代王朝进步晚期的时候,国家的贪污腐败状态都都超级惨重。而贪腐则进一步滋生了非常多的社会问题,从而导致王朝的根基被动摇。

后来人们对于贪腐提出了一个叫“腐败后遗症”的观念,所谓“腐败后遗症”,主要指的是官员由于腐败被捕后留下的对波及当地百姓生发生活的许多种遗留问题。

当一个官员由于贪污腐败而给百姓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不便时,百姓就会对当地政府官员发生极大的不信任感,这就导致那些一些为公为民的官员也受到了牵连。

古代贪腐问题惨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贪污腐败还会导致一个政权的法规法度无法正常执行,百姓们会对国家制定的法规法度发生怀疑,从而导致社会上出现大量的违法乱纪问题。

虽然我国古代的任何一个王朝都超级重视贪腐问题,并且会严厉打击朝中的贪官污吏,这从表面上来看,受损害的貌似之后贪官污吏。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原来不然,从大方面考虑,官员贪腐暴露之后,会牵扯出一条庞大的利益网链,里面的涉案人员覆盖方方面面。

若是真的要将这些涉案人员连根拔除,那么势必会对整个政府组织造成极大的创伤。而在我国古代,贪腐网链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个权势滔天的人物。

我国古代库银

皇帝虽是一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但他也无法在发现贪官污吏时第一时间下手拔除。在整个肃清过程中,皇帝及其拥护者务必耗费极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寻找一个不会过度动摇政府本来的办法。

否则政府体系的崩溃必定会造成社会上尤其惨重的动荡,这仍是为什么人们会说“哪怕是皇帝也超难从心所欲”的主要原因。

相比于王朝进步前期,王朝进步晚期、末期时,由于皇帝的权力渐渐被架空,皇帝本人即便有心整顿朝纲,但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实施规划。

我国古代任何一个王朝进步到结尾,几乎都会出现清党和浊党的激烈争端。一方重视国家进步,一方重视自身利益,双方交锋的过程中又会牵涉无数人,周而复始。

古代贪腐问题超难根除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几乎都逃但是被贪腐侵蚀的命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有许多王朝即便长期以来都对于贪腐问题“严抓严打”。

但是由于许多种原因,一些时候甚至会出现越关注越惨重的状态。例如明朝,该王朝自朱元璋开始就长期以来压力打击贪官污吏,可这反而导致王朝贪腐问题越来越惨重。

皇权

除此之外贪腐问题以外,皇权不稳仍是王朝无法延续超过300年的主要原因。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几乎每一个朝代都会出现皇权斗争。

而在这些斗争中,有许多才思敏捷、实力卓绝的人才早早陨落,这对待当时那个读书人本就稀缺的王朝而言无疑是强大的损失。

皇权至上

在我国历朝历代的传承中,许多皇室成员享受着超级优渥的生活条件,但这些人并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在这些人眼中,那高高在上的皇帝之位,才是这些人的毕生所求。

从秦朝开始,长期以来到清朝结束,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由于皇权斗争而掀起的社会动荡。比方说秦二世胡亥与扶苏当中的竞争,就在肯定程度上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扶苏作为秦始皇的第一个孩子,从小就在秦始皇的严厉教育下长大。相比于公子扶苏而言,秦始皇在胡亥的培养上就显得并没有那么尽心。

而秦始皇选择这样的培养方法,大概仍是希望胡亥不要学到太多东西,从而去和扶苏争抢皇位,进而保证皇权应该平稳顺利地交托到自己钦定的继承人手上。

秦二世胡亥

可是这样的区别待遇却恰恰引起了胡亥的不满,在宦官赵高的怂恿下,胡亥决定将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后来扶苏之死、胡亥之暴虐,更是加快了秦王朝灭亡的步伐。

当然了,核心培养任何一个皇子也不尽然可取,这依然会使皇子当中发生激烈的竞争,像清朝康熙时期出现的“九子争嫡”就是如此。

在当时有望变成皇帝的几个皇子中,几乎大家都的实力都超级出色,这就导致皇子们谁也不服谁,这些人都认为自己,或者与自己熟好的兄弟更适合登上皇位。

在皇子们的背后,又是诸多官员和各大势力,这样的以皇权为竞争物的党派之争更简单给百姓生活造成显然的波及。

清朝九子争嫡剧照

思想

而除此之外皇权和贪腐这一类原因以外,我国古代王朝无法长久延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思想蒙昧”了。在我国古代,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具有支持教育的权力。

在商鞅变法之前,我国古代处于典型的阶级统治时期,在这种时间段里,绝绝大部分人的未来惨重依赖出身。哪怕一个人的实力再出色,可若他是奴隶出身,那就超难得到国家的重视。

这直接对社会进步的积极性造成了惨重波及,因此商鞅获得肯定的权力之后,他先是将这样的阶级思想的桎梏给彻底打破,明白且确定地叮嘱人们:

只要通过自己的勤奋,生活和未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奴隶应该通过建功立业变成人上人,贵族也会由于无所作为而被剥争当前全部的权力和地位。

商鞅

这些变法内容对待后来封建王朝的进步就有重大意义。而到了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受到儒学思想的波及,读书人的地位被大大提高。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读书人直接被当成了社会提高的主导。

诚然,读书人在整个国家进步的过程中确实扮演了超级重要的角色,但咱们不能于是否认很多行业人士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

各大封建王朝会无法突破300年延续大关,原来便是由于读书人掌握了大量的国家进步资源,从而导致社会群众的积极性降低,进而阻滞了社会的进步和提高。

清朝灭亡之后,我国涌现出了无数思想家、革命家,这些人长期以来在勤奋寻找适合当时我国进步的道路。在尝试的过程中,这些人也曾走过许多弯路。

新文化运动先驱绘像

而提起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陈独秀等人主导的新文化运动,该社会性运动的一个重要宗旨便是“启民智”。由于这些人在搜寻救国之药的同一时间已经重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民众思想陈腐不堪的国家,本来无法让国家变得强大起来。而在封建王朝,君主以及家族读书人很害怕民众有文化之后会起来反抗自己。

因此这些人制定了“三纲五常”,严格遵循“程朱理学”等,希望使用这些来遏制民智开发,但这恰恰让王朝积极正面的进步遭到蒙蔽,从而造成了古代王朝超难突破300年延续大关。

当然了,在那个时代的人看来,当前的社会制度尤其适合自己进步,如今咱们回顾我国封建历史的时候,会感慨当时的人愚昧无知,但又有谁会了解,等世界再向前进步千万年,咱们会不会变成未来人类口中愚昧落后的存在呢?